主题:简析当今的牢骚群体的几个“化”。
- 发表于2012-06-19
- 举报
其二,缩小化——改革开放前,农民被圈在农村,过着比城里人生活差许多的乡村生活,农民当然要牢骚;失去城市生活,过上农村生活的知青,当然要牢骚;被贬为“臭老九”的知识分子当然有牢骚;勤劳人眼睁睁地看着懒人抢吃“大锅饭”现象当然要牢骚,等等。那时牢骚群体很庞大,仅农民就占中国人口的80%左右吧!
改革开放后,农民有了劳动自由,不仅可以务农,也可以进城打工、经商等,知识分子得到尊重;勤劳的人可以少喂养懒人,等等。因此,牢骚群体缩小了许多。至少,农民占国人口的80%左右吧!
虽然,改革开放让牢骚群体缩小许多,但是,还没有完全缩小,或者说缩小得还不够吧!正是如此,还需要深入改革开放。
改革开放后,农民有了劳动自由,不仅可以务农,也可以进城打工、经商等,知识分子得到尊重;勤劳的人可以少喂养懒人,等等。因此,牢骚群体缩小了许多。至少,农民占国人口的80%左右吧!
虽然,改革开放让牢骚群体缩小许多,但是,还没有完全缩小,或者说缩小得还不够吧!正是如此,还需要深入改革开放。
那么,现在牢骚群体有啥特点呢?我概括如下几个“化”:
其一,公开化——改革开放前,尤其是反右和动乱时期,谁要是敢公开牢骚,这可是断送前途的呵!
改革开放后,因言获罪不存在,许多牢骚者从“满腹牢骚”变成了“口头牢骚”,这就是牢骚群体公开化的现象。